CHSIDW未來之星設計獎·最佳人氣獎榜單重磅揭曉
2021年,上海國際設計周未來之星設計獎帶著對莘莘學子的期盼,走過了全國100多座城市,傳播影響力覆蓋400多座城市的數(shù)萬名設計學生,截至大賽投稿通道關閉,共計征集到291所高校的4605份優(yōu)秀設計作品。
大賽邀請了來自學院導師、設計行業(yè)專家和設計師代表組成評審團,依據(jù)參賽作品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功能與品質(zhì)、市場價值、社會價值和美學價值等層面,對參賽作品進行了專業(yè)、權威、公平、公正的評審,最終評選出2021未來之星設計獎全國TOP100(點擊鏈接跳轉(zhuǎn))。
同時,秉承“公開、透明”的原則,大賽組委會開展了“最佳人氣獎”的網(wǎng)絡投票活動(點擊鏈接跳轉(zhuǎn)),并取得了圓滿成功。本次投票,為期一周,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3492人參與,總投票數(shù)高達280828次!
2021第三屆未來之星設計獎“最佳人氣獎”前十名榜單新鮮出爐!虎年伊始,讓我們一起來見證不怕“虎”的“新生牛犢”的實力!
作品名稱:我“核”你,都有美好的“危”來?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丁蕊
想到“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就聯(lián)想到了最近一系列的核污染事件。我將以諷刺的方式,以海洋動物的異變形態(tài),來呼吁海洋、動物、環(huán)境保護。
系列作品主標題,也是采取諧音和反問諷刺的方式。每個海報標題我選擇了核污染中的有害化學元素,“氬、氦、鈾”諧音可以對上海洋動物的名稱“亞龜、海蟹、鲉魚”。
讓人看到標題的一刻可以聯(lián)想到化學元素,切合我的主題。我將主體物分成一半,中間是肉塊、有手有腳的肉塊、半人半肉,這三個階段;是想表達,污染后的海洋動物,同時也在危害人類自己,希望人們能引起思考。
飛沫飛濺的還有關于核的相關科學數(shù)值,以及各個化學元素的分子式組成。外框是一點點污染的形狀,也有點海浪的感覺,我想表示“束縛”這一概念。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FnDp1dkXyuNNrSyWC6fh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