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fā)揮圖書館對社會服務功能作用,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塑造新時代圖書館的社會形象,宜都市圖書館于2020年12月7日起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宜都市圖書館徽標(logo)”樣式及設計制作方案,征集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支持。截至2021年1月5日,共收到來自全國33家設計公司、工作室以及個人發(fā)來的作品共40余幅。經過評審,遴選出1幅入選作品,3幅入圍作品,現就評審結果公示如下:
入選作品:
23號作品 作者:潘建波
入圍作品:
9號作品 作者:張曉波
21號作品 作者:江 楚
28-2號作品 作者:段 婷
(以上結果根據評審組投票結果進行評定,徽標式樣見附件)
按照評選要求,現將評選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1年1月19日至1月26日。如有侵犯著作權、商標權或抄襲等情況,請在公示期內通過電子郵件實名反饋至516379196@qq.com郵箱。
聯(lián) 系 人:何瀟瀟
聯(lián)系電話:18671784979
附件:宜都市圖書館徽標(logo)設計入選、入圍作品
宜都市圖書館
2021年1月19日
宜都市圖書館徽標(logo)設計入選、入圍作品
入選作品:23號 潘建波
作品說明:
標志取宜都的“宜”字結合“書”的圖形,以印章的圖形方式展現,突出了圖書館的主題、地域名稱和歷史感。整體顏色以深藍色為主,象征了穩(wěn)重、寧靜,以橙黃色點綴,象征希望和活力。
入圍作品1:9號 張曉波
作品說明:
1、標識以漢字“宜”字與繁體“圖”字的有機交融為設計基礎,并融入進步的階梯(“宜”字的“且”部構成)、窗口、印章等元素,標識突顯了圖書館的地域特征與主題內涵。
2、漢字“宜”字與繁體"圖"字的完美融合,以中國傳統(tǒng)篆刻印章呈現,從視覺上突顯了圖書館所在地宜都市的地域特征,“宜圖”的主題名稱彰顯了,宜都市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與人文內涵,詮釋了圖書館的行業(yè)特征;“且”部構成的梯子元素,象征著書籍的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探索知識、陶冶情操的橋粱;窗口象征著圖書館敞開環(huán)抱,歡迎廣大讀者來館閱讀、查閱、交流,體現了圖書館是傳播知識、交流共享、文化交融、精神相通的新時代窗口;印章是表達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神韻的文化符號,展示了圖書館濃郁的文化與人文情懷,突出圖書館館藏久遠悠長的韻味和文化積淀。
入圍作品2:21號 江楚
作品說明:
標志將漢字“宜”和“圖”進行同構,并以篆刻印章的形式展現,既體現了宜都市圖書館的主題,同時彰顯了圖書館深厚的文化底蘊;
“宜”字呈層層遞進的狀態(tài),仿佛逐漸進入隧道深處,遠處為一本書的形狀,寓意在圖書里探索未知的世界;
最里面的小孔透著亮光,似《桃花源記》中進入新世界的豁然開朗。
入圍作品3:28-2號 段婷
作品說明:
以宜都市新圖書館建筑外形為載體,提煉建筑的特點,運用幾何圖形和線段的表現手法,體現新圖書館的現代化。圖書館主要作用是藏書,結合書本、書架的造型,每本書就像一條線,隨著閱讀的增加,線變成面,擴展知識面。同時建筑的造型是“宜”字的寶蓋,將藏書書架包含,體現圖書館保護保存書籍的作用。
logo在應用中,書架可以加入更多的書的意象,使logo更具變化性與拓展性。整體設計簡潔現代,與新圖書館性格保持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