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主題
在粵·好家風——我們的家生活
二、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主辦單位:廣東省文化館
三、征集時間
2022年7月15日(星期五)至10月20日(星期四)
四、征集要求
(一)征集內容
從不同角度、層面體現愛黨愛國、愛崗敬業(yè)、孝愛和樂、親善教子、勤儉自強、清正廉潔、詩禮傳家等好家風主題的作品,具體征集方向如下:
1.家傳統(tǒng)·我家的家訓家規(guī)
家訓家規(guī)是祖輩對子孫后代立身處世、持家治業(yè)的教誨。作品可通過第一視角講述自己家族世代傳承的家訓或長輩身上的典型事例,或哪些新時代精神影響著自己家庭的家風面貌,展現出良好家風建設的深遠意義。
2.家滋味·我家的甜蜜生活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起點,父母的言傳身教盡在細微之中?;蚴遣妥狼暗亩Y儀,或是生活的小習慣,或是一道菜肴背后的小故事。作品可結合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分享自己的家教家風故事,呈現當下中國家庭的美好生活和家庭教育生態(tài)。
3.家印記·我家的歷史見證
從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到如今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代都有記憶;家庭生活中從舊時光里的老物件,到新時代的圖片影像,可能都珍藏著一段動人的回憶,見證著家庭的歷史變遷。作品可通過具體而珍貴的物品與大家分享關于它背后的故事,讓美好品德與良好家風世代傳承。
(二)征集作品形式
征集作品主要有文學類、書法類、繪畫類、攝影類、手工類5種形式。1.文學類:包括家風故事、家書家信、手賬等作品。文章類作品若是紙質版,要求采用A4紙大小,書寫美觀工整,字數不限;手賬類作品需圖文并茂。2.書法類:包括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作品書體不限。一律為豎式,最大尺寸不超過六尺整張。3.繪畫類:包括國畫、油畫、版畫、水彩水粉畫、漫畫等作品,最大尺寸不超過六尺整張。
.攝影類:作品須保留數碼照片拍攝原始完整參數等信息(EXIF)。作品格式為JPG,照片長邊3000像素以上,大小3M以上,不得加字、框,作品的命名格式為“作者姓名-作品名稱-拍攝地點-拍攝時間.jpg”。
5.手工類:包括但不限于賀卡、剪紙、編織、舊物改造等趣味手工藝作品。
特別注意:實物投稿作品如繪畫、書法、家書、手工類等,統(tǒng)一先以圖片形式參加,并附500字以內的內容介紹,闡述其主題意義;入選的優(yōu)秀作品將由主辦方聯系獲取實物參展及領獎事宜。
五、作品評選及獎項設置
主辦方將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征集作品進行整體評審,優(yōu)秀作品將用于整體活動成果展,并為入選的優(yōu)秀作品作者頒發(fā)證書并給予一定獎勵。
獎項設置:
1.最美家風獎10名,獎金300元,頒發(fā)證書;
2.巧手家庭獎10名,獎金300元,頒發(fā)證書;
3.感人印記獎10名,獎金300元,頒發(fā)證書;
4.優(yōu)秀獎若干名,頒發(fā)證書。
六、投稿方式
單位和個人均可參加此次征集活動。征集作品一律以電子版報送,請將作品與報名表一并打包發(fā)送至郵箱:214850124@qq.com,郵件標題及文件名稱必須注明為:“在粵·好家風+姓名+作品名稱+聯系方式”。
活動咨詢聯系人:
黃老師
刁老師
七、投稿要求
(一)投稿作品要求為原創(chuàng),符合活動主題,內容積極向上,弘揚優(yōu)秀家風,傳播正能量,突出思想性、藝術性和群眾性的統(tǒng)一。遵守相關互聯網信息發(fā)布準則。
(二)投稿作品未公開發(fā)表過,報送人須對作品擁有完整的著作權,如涉及著作權、第三方權利等法律糾紛,其后果由投稿人自負,如發(fā)現有抄襲、剽竊行為,取消作品評獎資格。
(三)投稿作品不得涉及敏感言論、商業(yè)廣告、個人隱私等信息,凡涉及上述信息的,其法律責任(包括但不限于版權、肖像權、名譽權等)由投稿人本人承擔。組織機構(主辦、承辦單位)對征集作品享有包括且不限于知識產權在內的一切權利,并可無償用于公開展覽展示、宣傳等公益性推廣用途,同時對本次活動擁有最終解釋權。
附件:“在粵·好家風——我們的家生活”主題作品征集活動報名表
(掃描上方二維碼下載報名表)
https://mp.weixin.qq.com/s/ukIvPW9_lYWVWV4NmmHEUA